近期組交易備用主機隨便寫
之前在粉絲頁有大概聊過電腦市場大概粗分成消費機市場跟伺服器市場。
==截錄==
昨晚在Line裡跟大家聊到交易主機,節錄一下
簡單解釋一下目前電腦的兩個市場,一個是消費機市場,一個是伺服器市場
消費機市場就是我們一般人比較常會去討論跟買的電腦,像是我們常聽到的 i5/i7/i9 這種,這種CPU的時脈一般來說比較高,但是核心數少(這也是時脈能拉高的原因),追求的是速度,但PCIE通道少,擴充性低(顯示卡用掉x16,16條,儲存再用掉剩下的,大概就很難再插其他擴充卡了)
伺服器市場追求的是穩定以及功能性,通常CPU的核心數會很多,且可以多CPU一起工作,且PCIE通道多(功能擴充性強,就算一張顯卡用掉16條,也還能再插其他功能卡,像是磁碟陣列卡,可能也可以用掉8條,甚至是一次插很多張顯示卡,一堆16條一起進行AI的運算、挖礦什麼的),但由於核心數很多,所以不會給你高時脈,不然耗電跟熱量是非常驚人的。
關於交易主機其實硬體不見得要太好,但要穩定,所以其實是可以考慮一下洋垃圾(Xeon),洋垃圾的好處是支援 ECC RDimm,這個對於24小時開機(如果有要做海期的話),能夠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大幅減少藍屏的狀況,另一個好處是超多核心以及PCIE通道數量多,對於開VMs還蠻方便的,缺點是時脈基本上比一般消費機低很多(所以如果你去租用雲端主機,你不會看到高時脈的選項),所以可能不太適合用來兼打電動。最大的優點是便宜,但可能得去淘寶上買,蝦皮選擇可能也還太少,如果你知道怎麼在淘寶上買東西跟使用集運(我都用飛馬集運),那不妨可以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洋垃圾(國外或對岸退役的伺服器)以及品牌伺服器(像是退役的Dell準系統)。
二手ECC RDimm 不只穩定性高,價格還比較便宜(因為一般人不會去買,消費機不支援)
伺服器用的二手硬碟也是,價格比一般SATA便宜,穩定性卻更高,頻寬也更大(SAS-3,12GB/s),壽命也更長。像目前二手的 18TB SAS硬碟一顆也才 RMB 1150
然後如果你本身軟硬體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話,可以在裝好洋垃圾伺服器之後,學一下 esxi 作為開機的底層,然後就可以在上面裝各種 VMs,包括 Synology (黑群暉,這麼好用的系統就這樣被破了,感覺群暉損失超級大),Mac(黑蘋果), Windows(廢話…)
如果你真的想要打電動,效能跟多核心兼顧的話,目前可能只有一個選擇就是 intel W-3175x (前年售價一顆大概十萬塊,現在大概兩萬),可超頻(但由於核心數很多,超太高可能你CPU TDP瓦數會爆表,水冷限定)。
所以結論我們的交易機如果有玩海外期貨的話,通常會24hr不關機,可以考慮一下改看伺服器市場這邊這條路,穩定性跟省電應該都會比使用消費機好一點
===
最近大概花比較多時間在組新的備用機,原本在用的Dell T7910其實一直工作的不錯,所以也沒打算要退休,就繼續用,但手癢癢的,所以又組了一台效能稍好一點的當作平常寫code看VR用的機器,順便也拿來玩一些現在流行的軟路由或是虛擬機系統

本來想等月中AM5出來再來決定新機器的架構,但淘寶逛一逛還是忍不住一下子就把東西都全買回來折騰了(不過主要理由還是如之前文裡說的,消費機的PCIE通道過少,其實就算等到AM5或intel13代,我應該也是會因為擴充性不足而滅火)。所以….就醬…..新機一樣是走伺服器路線,但選擇可以超頻的W-3175X來解決伺服器時脈不夠爽的問題,但28核心要拉高時脈那瓦數發熱可能相當于兩顆i9,所以不得不在伺服器裡使用水冷(第一次用水冷感覺很刺激,希望別遇上漏尿或幫浦故障這種事),還好伺服器機箱都挺大,雖然原始設計沒有規劃水冷的位置,但發揮一下創意還是塞得下。
我想DIY的資訊網路上也太多了,所以我簡單講一下伺服器機種跟一般消費機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以下的東西都建議在淘寶(可刷卡)或鹹魚(手機APP,不可刷卡需要支付寶裡已有餘額)裡面搞定。除了主機板之外,其他都買二手的就可以了。
前面有大概講到CPU用的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洋垃圾,支援雙 CPU以及多核心,方便做虛擬機,時脈不高但很穩定,也比較省電(除非你像我一樣搞超頻,多核心超起來那耗電跟熱度不是蓋的,如果要24hr開機的話,還是別亂搞的好,不然電費帳單會很驚人)
RAM前面講過了,伺服器機種的CPU都可以支援 ECC RDimm,穩定性比一般消費機的RAM要好,卻更便宜,像這次買的 32GB DDR4 RDIMM 2933 一條才RMB 450(號稱全新,品相看起來也確實是全新的,大概是備品吧)
intel 雙口 10GB網卡(x540-T2),浪潮伺服器拆下來的一片 RMB 80 (真是白菜價,品相看起來也是全新的樣子,大概都是在無塵室裡的機器),其實好像用不太到,但我看實在太便宜所以買了三片,想說之後搞軟路由可以用
伺服器機箱,不一定需要,但我因為舊硬碟太多,又三不五時喜歡買新硬碟,所以乾脆買了4U24盤機箱(在鹹魚買很便宜,帶擴展晶片背板可直連SAS卡,才RMB幾百塊)
18TB SAS-3硬碟 (頻寬12GB/s),這個也真便宜,號稱只通電過3個月,一顆才RMB1150,品項看起來也是幾乎全新的樣子
上面都是廢話,我其實主要是想講板載遠端管理(BMC/IPMI)以及電源供應器,對於交易機(主要是指24hrs不關機,海內外都做的那種)還算蠻實用的部分
伺服器的主機板一般來說會比消費機的板子貴一點點,一張主機板(當前仍是主流的)可能會需要到RMB三四千塊,也就是大概快兩萬塊台票。一般來說PCIE插槽會比消費機多(因為伺服器CPU與晶片組能提供較多的PCIE通道,如果是雙CPU通道就更多了),擴充性十足,你要多顯卡挖礦或是組RAID組軟路由都非常方便。離題了,其實跟我們交易機比較相關的是板載的遠端管理。現在很多新的板子都有內建BMC(主機板管理晶片/基板管理控制器),這晶片可厲害,不論你的系統是當機還是關機的狀態,這顆晶片都可以進行遠端控制,透過網路監看我們目前電腦的畫面控制(KVM,沒進OS時就可以)或是進行遠端電源開機/重啟。在主機板尚未開機或當機的狀態,就已經可以透過瀏覽器連到主機板裡的BMC server進行電腦的控制

人在外地,就可以直接連進該主機板進行遠端畫面控制(不用進OS,也不用裝遠端控制軟體)


從瀏覽器就可以進行遠端電腦畫面控制。
作業系統死當或甚至電腦沒開機狀態也沒關係,也可以直接控制主機板電源

這超方便,當你出遠門,或是主機放在機房或辦公室,作業系統又莫名其妙連不進的時候,直接連進底層進行處理(不過當然你的網路路由器不能掛啦)
再來是電源供應器,支援冗餘電源(可能需要買伺服器機箱,才能有對應的螺絲位,或買二手伺服器機箱一般也是隨機白菜價附給你,如果是一般的塔型機箱要記得確認是否能安裝伺服器用的電源)
淘寶或鹹魚裡可以搜尋"冗餘電源"、"電源籠子"、"長城電源"
一般伺服器因為要24hrs開機,所以使用的電源品質與設計要比消費機的好很多,也更省電(至少都有80Plus鉑金等級,一般消費機買的電源可能只有到金牌等級),如果你還兼挖礦的話這可能更重要了
一個電源籠子加”兩個”1200W電源可能只需要整套RMB 700就可以買到(或買二手機箱一般都像上面講的直接就有隨機白菜價,單顆替換的1200w電源則只要RMB200以內就可以買到,單顆550W/750W甚至只需要RMB50塊100塊,一把青菜價也非常夠用),雖然說是二手的,但其實品相看起來也大多很新(可能都放無塵機房吹冷氣),比消費機買個1300W的電源動不動就要八千塊台票便宜多了,功能與品質卻更好,不只更省電還支援電源負載平衡,當兩個電源都是好的時候,負載會進行平衡,壽命更久,一顆掛點的時候,電腦也會穩穩跑不斷電(冗餘設計),模組設計替換方便支援熱插拔。管理也更智能,進入IPMI一看就知道電源的狀況。

補充1: 伺服器機箱內的強力風扇有可能會需要自行替換成靜音風扇
補充2: 購買電源籠子會需要注意的是提供的線是否滿足需求(6pin/8pin/24pin/大4D/SATA電源接頭)
以上關於BMC跟冗餘電源兩點是我覺得對交易機還算實用的部分,如果你對DIY不熟悉的話不要輕易嘗試
就降……先講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