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管理系統會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均值回歸特性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聊過很多次,但其實一直都有新同學進來資金管理或策略管理的領域,所以這個問題總是會一再被遇到被提起
這個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
我能理解管理的概念,就是好的員工我給他好的獎金好的薪水,期待他持續有好表現,但似乎常常遇到一個現象,就是可能這個策略賺了大錢,評價上升之後,也拿到了高額獎金,比較好的資金配置,卻常常在評價上升之後就開始被巴(大行情過後,就容易開始被巴,巴了很久之後,分數變低了,反而大行情就來了)
這其實是因為策略層裡的噪音沒有被妥善處理,所以噪音就會跟著進入管理層(評價),而指數類商品最常見的噪音來源,就是均值回歸特性
解法有兩種,一種是改用具有 Robust特性的評價函數,另一種”正規的作法”則是透過部位管理直接在策略層把這個特性處理掉
有點懶得打很多字,還是看舊文好了,哈,相同的內容在去年這一篇有講到 補坑 (重要)
(沒有妥善處理的策略,長期期望值仍是正值,但其實有改善空間)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處理,你可以直接選用具有 Robust 特性的評價函數,避免因為短期績效拉起或下降而造成評價函數劇烈變動
延伸閱讀: 評價函數的穩健特性
比較正規的作法,我會建議你導入部位管理模組(請同學們自己熟悉一下靜態回測範例,極度重要)來去除均值回歸特徵,對資金比較少的人,以及心理面還不是那麼強健的人,這是比較正規的一條路
(將上方策略透過部位管理模組處理均值回歸特徵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