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優勢位階的資金管理實作與回測

上一篇:手把手教學篇靜態回測範例DEMO

書接前文,在前一篇裡我們在回測篇裡手把手教同學怎麼做靜態的回測好方便我們更熟悉DD管理的使用,也新增了一個mode 4來告訴同學前一陣子我們在以前那篇關於評價函數的機率分布應用文章裡提到的,該怎麼使用資金配置函數的形式來取代一直以來大家慣用的寫在策略裡的閥值式濾鏡。為了幫大家更有感覺一點,這一篇就再以之前另一篇”[內部文章]如何知道目前的進場風險跟優勢位階”的文章概念來做資金管理配置的練習

風險與優勢位階的概念主要來自德國股神科斯托藍尼的遛狗理論雞蛋理論

下面直接節錄某一次我在某個聚會的內容小抄(因為是小抄所以比較口語化)

<<遛狗理論>>

我們先來講這個遛狗理論,這個遛狗理論他的意思是這樣,

狗主人帶著狗在街上散步,跟所有的狗一樣,這隻狗有時候會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接著,狗夠又跑到前面,然後發現自己跑得太遠,又會再折回來,最後,狗狗跟主人還是會同時會到家裡,差別是主人可能悠閒地走了一公里,但是這個狗狗卻來來回回走了四公里──

那這個套用在股市或交易上是什麼意思,股神的意思是說主人其實就代表著”經濟趨勢”或是某支股票的”基本面”,而狗狗就是證券市場的真實走勢,他可能會上上下下來來回回,但終究還是會趨向於某個方向或是趨勢來運行。

這個比喻是在說如果是長期投資,只要趨勢方向是對的或是這個商品的基本面本質本身沒有問題,就不用擔心狗狗亂亂跑,只要判斷主人的走向就好,狗狗最終會回到主人的身邊,跟著主人一起抵達終點。

這個科斯托蘭妮認為影響股市行情的其實是大家對重大事件的反應,而不是重大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像是這次的新冠肺炎或是319槍擊案等等。他覺得股市或商品中短期的走勢,九成都是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很多新聞或事件,而這些新聞或事件會影響股市的中短期走勢的起起伏伏,也就是我們上面講的小狗散步。但如果我們看的是一個長線,那其實這些因為心理因素造成的起起伏伏根本就不重要,經濟或基本面本身才是操作的關鍵所在。換句話說,判斷主人的軌跡跟實際運行方向才是重點

<<雞蛋理論>>

這個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妮又提到一個東西叫做雞蛋理論,他說呢,這個股市的上漲跟下跌都會各自經過三個階段,他說,每個上漲和下跌行情都包括3個階段並且依序循環:1.修正階段(股價盤整時期);2.調整或相隨階段(順勢波動時期);3.過熱階段(急速擴張時期)。在上漲波段的第1階段,行情會呈現符合現實狀況的價位。第2階段行情會隨著重大消息而漲跌,壞消息會讓價位再度下跌,好消息則會讓股價向上攻堅。第3階段行情不斷飆漲,激勵投資意願,將股市行情推向最高點。

通常第3階段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某種刺激因素介入(像是金融風暴阿、武漢肺炎、319槍擊案這種),這些事件會打破這個循環,行情走勢將會突然往反方向發展,從上漲波段進入下跌波段。

不過其實這個理論講白了,重點其實只有一個,科斯托蘭妮講的其實就是所謂的風險循環,雞蛋下緣代表低風險位階,側緣則是一般風險位階,上緣則代表高風險位階

以上,節錄自我在某次某個地方聚會的分享

透過上面這兩個理論的概念,其實我們就可以寫出很不錯的量化資金管理配置方法。雖然上面兩段話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如同同學們所看到的源碼,沒有幾行(請直接從討論區裡下載策略與源碼)。這些概念與經典書籍其實大家都一定看過,但有幾個人會靜下來想一下,該怎麼去做量化與驗證?看完源碼你應該會發現其實也沒有很難,只是民間量化交易的主流一直停留在策略的開發,而不是資金管理與部位佈署的藝術,所以即使股神已經告訴我們他操作的核心在哪裡,我們也很少會直接把他跟量化做連結。所以我一直覺得量化交易的系統架構很重要,策略層與資金管理層都有了,在思考上就會比較完整,有時候看到一些概念就會比較容易連結起來,知道要在哪一層進行量化與實作。

直接來看實作後的結果(回測套件需用到艾揚的加值函數 GV Plus)

先來延續我們上一篇的範例,一樣先來看我們原始的一千零一隻無腦均線策略

台指期(未做任何管理的原始策略)

接著我們打開我們的行車電腦靜態回測套件(回測套件需用到艾揚的加值函數 GV Plus)

將柯神提示我們的風險與優勢位階資金管理打開,為了不影響觀測,其餘的評價函數與DD管理先關閉(填0,off)

接著到B圖表看套用後的結果

PF值由 2.53上升至3.03

還能做什麼呢? 我們可以把DD管理的mode 4 也打開,來看看合併使用之後的結果

PF進一步提升至 4.21 (註:上一篇文章裡純粹開mode 4的結果為3.56)

策略進出位置完全沒有變化,僅做 Posotion Sizing ,就可以有這麼好的提升,這就是策略(部位)管理(不要再以為管理或評價就只是單純排排序上架下架XD什麼東西啊….),一直搞多策略不如先把一隻搞好來…..

會不會只是台指剛好比較好做,碰巧得出這樣的結果

先來看今年比較難搞的恆生

原始策略:

好像有點說錯,不純粹是今年難搞XD 一千零一支策略好像hold不住

來看看柯神提示我們的風險優勢位階資金管理方法套用之後的結果

直接穿透,一樣有用

PF值從1.3上升至1.81,改善都快50%,但還是看了不舒服,來合併使用DD管理 mode 4看看

PF值繼續上升至2.21,雖然還是差強人意,但還可以了,已經可以放到組合裡去了

再來看看小日經,永遠的一千零一支均線策略原始訊號

趨勢還行,但走勢只比恆生好一些,一樣不怎麼舒服

將柯神提示我們的風險與優勢位階資金管理打開

還可以,策略訊號進出場位置不變,僅透過部位管理,策略品質就提升了二十幾趴

再來看看合併使用DD管理 mode 4的結果

雖然不是驚人的提升,但權益曲線走勢已經平穩不少,也可以放入投資組合中了

結論:

1.德國股神柯斯托藍尼沒有唬爛我們,書中自有黃金屋,練習部位管理與資金管理的量化思考,才不會總是書看過去,結果還是不知道怎麼用。

2.對量化交易來說,架構很重要,有了清楚的策略與資金(部位)管理架構分層,架構會連結思考,對量化模型的建立、發想、改善會更全面

3.其實幾個商品這樣看下來,目前台指期還是處於相對好做的階段,你有想過當如果未來台指開始出現質變,你的策略組合穿透性是否還足夠,我們現在做的還算輕鬆愉快,是因為策略寫得太好,還是台指行情還沒有給我們太難看?我常說你要知道你的策略是不是真的好,靠什麼檢測其實都沒有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丟到其他商品去看看就知道了。如果能夠像上面的管理手段一樣,即使是我們這一千零一支策略掛上去都快hold 不住了,也能夠靠管理手段再凹回來,才代表我們對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具有相當程度的穩健性。換言之,能夠穿透多商品的關鍵,其實是在管理,而非策略。

其實第二點我覺得還蠻重要的,就拿最近幾篇文章講到爛的DD管理來說好了,相信很多老手甚至是老師級的,看到之後第一個反應大概就是這也不是什麼新東西,N年前就用ADE玩過了,這樣其實還蠻可惜的。因為多數人所謂的玩過也就是拿來當個濾鏡就算玩過了,而沒有繼續思考是否還有改善的空間(mode 3 V.S. mode 4)。

我們手中還有多少濾鏡跟想法,是否有思考如果過透過其他的模式來實作或許還可以更上一層樓? 我們手上的策略也是,總是永遠只用單口進出,有沒有想過透過部位管理,原來還可以釋放出更多潛力。

(註:所有策略與源碼請直接從討論區下載)

(註:@QB_Srategy_PureTrend_GetDMM中有新增一個div參數,如果想直接使用B圖表下單的同學,可透過div除數將口數調整到你想要的規模)

粉絲專頁

進化特區